掃描二維碼,使用手機查看。
以前,清洗絕緣子串的頻率默認為一年清洗一次,這樣在污染較輕的區域顯得過于頻繁,浪費,人力物力;但在污染重的地方次數卻偏少,可防污治污不利。因此,測量絕緣子的鹽密度對于指導絕緣子串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換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等值附鹽密度的測量、計算需要完全掌握絕緣子的表面積。一般情況下,廠家及網絡會提供一些常用型號絕緣子的表面積的參考數據,數據雖多,卻難免會遺漏一些非常規型號絕緣子的表面積數據,這時,就需要操作人員自己進行測量、計算。
絕緣子一般為旋轉體,即由一條曲線繞軸線旋轉而成,這條曲線既是泄漏距離(爬距)。將這條曲線等分為若干等分,其中每一小段圍繞絕緣子軸線旋轉形成的旋轉體近似構成一個圓臺(或圓柱),計算這些圓臺(或圓柱)外側的表面積之和就可得出整個絕緣子的表面積。
卡尺、卡鉗、直尺、坐標紙(米格紙)
測量方法
將坐標紙沿絕緣子泄漏距離(爬距)方向粘貼在絕緣子表面上,并在該紙條對稱方向同樣粘上一條。設定每等份長度為1cm,并在坐標紙上標上等份號(1、2、3、4、n),然后用卡尺、卡鉗或其他測量工具測得各等份上某點處的直徑,將這些直徑相加后稱π即得出絕緣子的表面積。
S1=(d1+d2)×△L/2
=πD1×△L
式中:S1—圓臺側表面積;
d1+d2——圓臺上、下面直徑;
D1——圓臺平均直徑;
△L——圓臺側面高度。
S =S1+S2+…+Sn
=πD1×△L+πD2×△L+…+πDn×△L
=π(D1+D2+…+Dn)×△L
當等份該曲線(爬距)的數量n越大(即△L越。,則絕緣子表面積的計算值越接近實際值,這時可以用該曲線各等份中任意一點處的直徑D1,D2,…,Dn代替圓臺的平均直徑D1,D2,…,Dn,即將圓臺近似為圓柱體,這樣絕緣子表面積的近似計算公式為:
S=π(D1+D2+…+Dn)×△L
從上式可以看出,測量絕緣子表面積只需將其沿泄露距離方向等分成n份,再將各份中的任意一點的直徑Dn測出,即可計算得到總表面積。如果將絕緣子的泄漏距離按1cm等分,則總表面積為:
S=π(D1+D2+…+Dn)